追求持续每年10%的分红收益率
咨询电话    0755-27082867
谈谈史上最大庞氏骗局
来源:原创 | 作者:藏无 | 发布时间: 2024-03-25 | 704 次浏览 | 分享到:

谈谈史上最大庞氏骗局




按照庞氏骗局不以还钱为目的借旧换新的定义,美债可以严丝合缝的对号入座。

庞氏骗局的核心在于利用了人们对结果的唯一看重,通过过程把风险滚动起来,直到崩盘。


而在缺乏公认评价标准的资本市场,”成王败寇“显然是一个最容易被普遍接受的价值观。结果导向为庞氏骗局提供了最佳的生存土壤。



说到美债会不会出问题,我相信大多数人会认为美债仍然是世界最值得信赖的债券,不会有问题。

但如果问到是否认为美国能还得起美债,我相信大多数人又会坚定地认为美国还不起,或者压根没想着还。

还不起又不会出问题,没有问题却又还不起,显然这是一个逻辑悖论。

在未来和现在之间,大多是人选择了肉眼可见的现在。

是的,不止一次的,一些人看空美债,结果被无情的打脸。脸被打多了,心也就怯了。

美债的基础是美国信用。美国的信用主要来自几个方面:1、军事,2、美元,3、文化,4、科技。

现在看起来,自从阿富汗撤军后,美国军事的世界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了,再加上这次俄乌战争和与胡赛组织的军事冲突,美国靠军事力量称霸全球已经是不太现实了。

美国在中东失去军事存在后,沙特的反水,伊朗的强势,俄乌战争背后的能源大战已经彻底把石油美元打得千疮百孔,以俄罗斯为代表的亚洲重要国家开始在贸易上去美元化,美元强势加息后,全球资本并没有回流美国已经相当程度上折射出美元的疲态。

文化上特朗普上台后的美国优先政策将全世界拖入逆全球化。对欧洲小伙伴的趁火打劫,对俄罗斯的无所不用其极,以及对中国的围追堵截已经让美国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彻底成为遮羞布。

加之美国国内二党的分裂,美国精英文化和民粹主义矛盾的加剧,甚至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和犹太文化的也出现了尖锐的对立。

美国的文化优势正在经受里里外外的冲突。

现在独树一帜的就是美国的科技实力依然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老大。在AI、量子计算、区块链、生物工程等重要领域全面领先。这点从美国科技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上可以得到清晰的判断。

由此可见,美国信用的四大基石已经毁损大半。

尽管如此,美债是不是就岌岌可危了呢?


笔者认为当今的美国霸权是建立在强大的金融资本之上,这点有别于之前出现过的其他世界霸权国家。



一方面,美国金融资本对全球产业的渗透是无孔不入的。但凡你说得出名字的非美国的世界龙头公司,其大股东名册里几乎都有美国资本的存在(以贝莱德和先锋领航二家兄弟公司为代表)。如韩国的三星,台湾的台积电,荷兰的ASML,日本的一堆巨头,甚至中国能叫的出名字的大企业:腾讯、阿里、京东、美团等无一例外的都有美国资本的参与。

美国看起来是一个国家,实际上则是世界资本的中心。美联储是美国的当家人,而美联储则是为全球资本所掌控。

所以,可以说,美国不是美国人民的,而是世界资本的。

另一方面,美联储通过把美元打造成世界货币,全球资本被天然吸附到美元资产上。美国金融资本的一进一出,获取了巨额的金融利润,支撑力整个美国的发展。

换而言之,如果要打败美国,或者说美国自然衰落,那将是以全球资本为对手方的,其难度是很大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专家经常唱空美国却又屡屡被打脸的原因。

由此可见,美债毫无疑问是全球最大的庞氏骗局,但骗局背后的玩家实力太强,要想骗局不败露,美债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转嫁债务危机,因为美债体量巨大,转嫁的对手方很可能是美国之外的全世界。

美国要摆脱美债危机,单凭自己老老实实还债是不现实的,必须完成一次对全球资本的收割。

这次美国发动战争,拉升通胀,暴力加息一系列操作干脆老道,可惜因为美元信用危机,资金没有回流美国。而美联储即将启动降息周期,这也意味着本次美元收割世界宣告失败。

传统的收割方式已然被世界各国熟知(连美国最忠实的小兄弟日本都开始反其道而行之地加息了),加之美元现在陷入困境,故技重施很难有所收获。

笔者认为美国启动另一个市场收割全球的可能性开始显现。

2024年1月11日,首只比特币现货ETF在美国获准上市,这意味着加密货币的正式合法化。这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洗钱。
截止当前,在美国发行的11只比特币现货ETF管理规模超过540亿美元。此举直接把沉淀在加密货币市场的灰色资金吸引到美国洗白。

相信后续美国还会继续推出以太坊等其他加密币的ETF,一旦美国垄断这个市场,全球资金将再度回流美国。通过加密币价格波动收割全球资本将会为美国国债问题的解决提供一把新钥匙。

为此,中国需要启动香港市场参与到加密币的全球资本竞逐中,大力发行比特币、以太坊(甚至自己的加密币)为标的的现货ETF,以及相关的金融衍生品。打破美国的资本垄断,确立以港币为锚的稳定币。

当前加密币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就是中国和美国,中国完全有希望在这个市场建立竞争优势,获取巨大的资本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