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持续每年10%的分红收益率
咨询电话    0755-27082867
狂飙的黄金是否是美股崩溃的吹哨人?
来源:原创 | 作者:放哨的啄木鸟 | 发布时间: 2024-04-11 | 689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期投资领域最受大众关注的无疑是黄金,截止202449日,伦敦现货黄金价格一度突破2350美元/盎司关口,逼近2400美元/盎司,继续刷新历史纪录。

众所周知,影响黄金价格最为明显的几个因素分别是美元,通胀以及避险情绪。全球通胀去年即出现了一轮明显的上行,然而,黄金对此反应并不热烈,甚至还有所回落。

如图所示,在今年年初以来,欧美通胀年率在3%之下徘徊,然而自3月以来,金价突然出现了突破向上加速的走势。显然,通胀至少在目前不是刺激金价向上加速突破的主因。

美元方面,如图所示,美元和金价在大部分时间内呈现明显的负相关走势特征,然而在图示A区域,即3月中旬左右,黄金和美元呈现出罕见的同涨行情。

从历史上看,每当美元与黄金出现趋势层面的同步上行时,通常伴随着避险情绪的升温。


比如上图所示,2022224日,俄乌战争爆发后的一段时间内(图中A区域),黄金和美元走势呈现出明显的同步上涨特征,是为典型的避险逻辑驱动所致。那么,买入黄金避险的投资者在担忧什么风险呢?

我们认为,美国债务泡沫濒临破灭,从而引发美股剧烈动荡是未来全球最大的风险所在。之所以在当下给出如此判断,主要是基于如下几点考量:


第一,美国滥发国债遭遇国际买家者用脚投票,债务总额已达危险水平,泡沫恐将破灭。


公开数据显示,截止今年1月,美国的债务总额已经突破34万亿美元,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116%,高于二战时期。而去年,这一数字仅为97%。更为可怕的是,美国债务增长速度之快,令人瞠目。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显示,去年6月,美国债务总额突破32万亿美元,仅仅过了3个月,这一数字快速增长至33万亿美元。今年刚刚过去一个季度的时间,美国财政部就已经累计宣布将发行1.35万亿的新国债计划,如此迅猛的发债速度令美债价格承受巨大压力,目前,面值为100美元的美国30年期国债的价格已经下跌至52美元,跌幅超40%!显然,美国债务已经处于失控的边缘!


美国政府之所以大肆发债,一方面是由于今年美国将有8万亿美元的债务到期,另一方面,当前高利率背景下,仅支付债券利息一项,美国就需要支出大概1.3万亿美元,而美国全年的财政收入才4.2万亿,也就是说,仅支付利息支出就占到美国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最近两年,美国财政支出均在6万亿美元之上,为了满足需要,美国不得不继续大肆发债。

美国债台高筑在过去几十年已经成为常态,似乎不足为虑,这一结论的前提是美国国债有着数量庞大的买家支持,足以支持美国以较低的利率水平发行众多的国债。然而这一屡试不爽的招式在近几年遭遇到严峻的挑战:似乎没多少买家愿意继续为美债买单了。

  截止到今年年初,持有美债最多的外国主体排行,我国持有的美债数量为8000亿美元不到的水平,占美债总量的比重为2.35%,看似比重有限,但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外汇储备,其资产配置变动情况对投资者信心影响明显。


         如上图所示,自2022年初美联储开启加息进程后,美债收益率攀升,美债价格下跌,我国开启快速减持美债的进程。至去年7月,美联储暂停加息,美债价格止跌回升,然而我国并未停下减持美债的步伐,这对于美债价格的稳定极为不利。


图示10年期美债收益率日线变动情况,由于美债价格再度走低,被动推升10年期美债收益率再度反弹。这就好比美债吸引不到买家买入,只好提升收益率以增强自身吸引力。如前文所述,持续高额的债券收益率又是美国政府难以承受的,故尽快稳定巨额持有者,同时为自己的国债找到更多的买家成为美国政府当下最重要的工作任务。于是美国财长耶伦老太太不远万里跑来我国推销卖货了……

假设美债需求端没有提振,那么新增的美债只能由美联储自己接盘,这样做的实质就在不断的印钞,造成日益严重的通胀压力。按照历史上的剧本,随着危机的进一步发展,美国开始向全世界转嫁通胀,最终导致美元回流,彻底引爆危机。这种情形是美国政府不愿意看到的,也是全球投资者避险之所在。从黄金的持续飙升看,投资者显然并不看好美国政府能够稳定住摇摇欲坠的美债。


第二,石油美元体系摇摇欲坠,美元霸主地位岌岌可危,收割全球进程遭遇重挫。


俄乌战争期间,美国“抢劫式”制裁俄罗斯,扣押,没收俄罗斯资产的举动令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对美元投下不信任票,并且,这一不信任进一步渗透到美元的支柱——石油美元领域。

石油贸易是全球最重要的商品贸易之一,通过与石油贸易的绑定,美元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使用,石油美元也成为美元霸主地位的真实写照。然而,由于美元信用问题,加之美国霸权主义泛滥,越来越多的石油贸易开始摒弃美元。今年年初,摩根大通发表研究报告称,全球石油交易中,大约有20%的比重采用了非美货币而不是美元。这其中,中国,俄罗斯,伊朗,印度等国首当其冲,更令美国政府担忧的是,部分欧佩克产油国如沙特,阿联酋等也开始采取措施,为去美元化铺垫。

美元霸权是美国的重要支撑之一,两者相互倚重,美元吸引力的下降,阻碍了美国利用美元搜刮全球财富的进程,从而对美债,美股的前景不利。


第三,非农数据暗藏玄机,美国经济隐忧不容小觑。


从数据层面看,美国经济之强劲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就业数据以及消费数据,超预期似乎已经成为常态。

比如45日的非农数据显示,3月美国新增就业人数高达30.3万人,远超经济学家普遍预期的21.2万人,也好于上一期报告的27万人。实际上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内,美国的非农数据多次出现20万以上的极佳状态。

         消费是美国经济的支柱,与消费支出密切关联的消费者信心指数更是一路向上。

   消费强劲,就业市场欣欣向荣,再加上2023年美国GDP增速可望达到2.5%,美国高层对经济前景也给出了极为乐观的预期。美国政要以及华尔街已经乐观的展望美国经济软着陆的预期。


然而美国在对经济前景信心满满的背后,却又花费心思在数据上进行各种加工

还是看最重要的非农数据。2月的非农就业数据为27.5万,大幅好于市场预期的20万,然而美国劳工部同时又将1月的数据从35.3万大幅向下修正至22.9万。再回顾1月的非农数据,预期为18.7万,实际结果为35.3万接近翻倍,但一个月后,又大幅向下修正。这种做高现值然后再修正的套路意欲何为?对于市场而言,现值无疑是最关注的的,至于后面是否修正,管他呢。所以我们似乎可以发现,美国劳工部就是通过现值来引导投资者的预期,以营造出数据持续超预期的假象。

         实际上,从2022年以来,非农数据出现“意外”已经并不少见,如上图所示,自20225月以来,市场已经差不多连续14个月低估了非农数据,而过去数十年的统计历史上,这样离谱的偏差最大也不过持续了5个月。难道说美国的专家们也已经进化成了砖家

   无独有偶,对于美国劳工部数据的异常,就连美联储内部也是将信将疑,费城联储甚至通过调查认为,就业数据中“存在太多漏洞”,有操纵和篡改的嫌疑


美国的失业率在4%以下的低位已经徘徊了一年多的时间,然而最近几个月的失业率有抬头之势,3月失业率已经回升至3.8%,如果接下来的失业率连续超过4%确认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则美国企业的破产趋势恐将进一步恶化,接下来,按照历史经验,很可能发生的是经济的下滑甚至衰退。

再来看美国经济最具韧性的非制造业(服务业)方向。


美国的非制造业,特别是服务业是美国经济最具活力也最具备韧性的方向,然而最近几个月的非制造业PMI数据结果均低于预期且逼近50的荣枯分界线。

综上,高利率环境下,通胀一旦回升,失业率再度进入上行周期,美国经济还会“软着陆”吗?我们对此表示怀疑


第四,手握巨额现金+大笔减持,投资大佬为何对强势美股无动于衷?


大型科技股是过去半年以来美股持续上行的主要推手,但产业资本频现减持的动作。比如英伟达,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披露,四位英伟达高管在今年一季度减持了股票。外媒报道称mata创始人扎克伯格一个月时间变现超1.8亿美元。摩根大通CEO戴蒙在今年年初减持了大概1.5亿美元的股票,而这是他过去接近20年来的首次减持。

产业资本密集减持自家股票,未必是看空后市,但至少暗示从实业投资角度而言,他们也不认为目前的位置具备买入或者持有的吸引力。

一些知名的专业投资者也对当前的美股前景表示谨慎。比如巴菲特持有的现金资产数量创下了历史新高,而且他最青睐的所谓巴菲特指标也给出了比较危险的信号。

巴菲特指标是将所有活跃交易的美股总市值和最新季度美国的GDP做除法得出的数值。目前“巴菲特指标”已经达到165.7%20242月数据),已经超过了2000年美股网络科技泡沫破灭前的水平,显然,美股目前处于系统性泡沫阶段

在美元信用遭遇重创,美国经济外强中干的背景下,一旦美债问题彻底失控,金融危机的噩梦随时将上演,已经泡沫化的美股出现剧烈动荡,甚至崩溃式调整走势是可以预期的。黄金的持续飙升暗示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转向避险资产应对未来潜在的动荡风险,我们对此应引起足够重视。